目前所在位置: 首頁 > 農地新聞
農村再生 進入南部原鄉
@中時電子報/黃文博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為了讓南部原住民社區夥伴深入了解農村再生政策,將分別於5月12、19日假屏東縣獅子鄉公所文物館及三地門鄉公所舉辦農村再生座談,會中將詳細說明培根訓練、窳陋空間改善及社區行動工作坊的申請方式及執行辦法,歡迎社區踴躍報名參加。
水保局台南分局表示,屏東縣目前已經有48%的社區參加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其中有32處社區透過培根計畫92小時的課程,在居民充分溝通討論下,逐步將願景圖構築於農村再生計畫之中,例如萬丹鄉後村、三地門鄉馬兒、枋寮鄉東海、恆春鎮龍水、牡丹鄉高士社區等特色農村。
水保局台南分局說明,農村再生計畫,結合創新的農業價值鏈思維,提出研發、生產加工及行銷服務等具體輔導策略,營造農村社區優質生活、生產與生態的發展契機,例如恆春龍水社區就是採取跨域合作的方式,透過水保局與農糧署、墾管處、屏科大的共同合作,打造為有機及強調生態的特色農村,這裡的生態農村體驗行程遠近馳名,社區除了提供體驗農村生活服務及生態導覽解說,增加農村收益外,並且帶動休閒產業發展,提高居民就業機會,進而達到農村再生永續經營的目標。
這次為了服務路程較為偏遠的社區,減少社區夥伴舟車勞頓之苦,因此特別選在南屏東的獅子鄉及北屏東的三地門鄉舉辦座談,希望透過這次的座談,可以將更多社區地方產業成功案例的模式及經驗,加速創造更大的擴散效應,讓更多的社區可以受惠。
台南分局同時提醒,五月是水土保持月,也會利用這次座談的機會強化水土保持及防災的觀念,另外,這次中颱紅霞可能影響台灣,呼籲大家做好防颱的準備,分局將俟颱風警報發布後成立緊急應變小組。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為了讓南部原住民社區夥伴深入了解農村再生政策,將分別於5月12、19日假屏東縣獅子鄉公所文物館及三地門鄉公所舉辦農村再生座談,會中將詳細說明培根訓練、窳陋空間改善及社區行動工作坊的申請方式及執行辦法,歡迎社區踴躍報名參加。
水保局台南分局表示,屏東縣目前已經有48%的社區參加農村再生培根計畫,其中有32處社區透過培根計畫92小時的課程,在居民充分溝通討論下,逐步將願景圖構築於農村再生計畫之中,例如萬丹鄉後村、三地門鄉馬兒、枋寮鄉東海、恆春鎮龍水、牡丹鄉高士社區等特色農村。
水保局台南分局說明,農村再生計畫,結合創新的農業價值鏈思維,提出研發、生產加工及行銷服務等具體輔導策略,營造農村社區優質生活、生產與生態的發展契機,例如恆春龍水社區就是採取跨域合作的方式,透過水保局與農糧署、墾管處、屏科大的共同合作,打造為有機及強調生態的特色農村,這裡的生態農村體驗行程遠近馳名,社區除了提供體驗農村生活服務及生態導覽解說,增加農村收益外,並且帶動休閒產業發展,提高居民就業機會,進而達到農村再生永續經營的目標。
這次為了服務路程較為偏遠的社區,減少社區夥伴舟車勞頓之苦,因此特別選在南屏東的獅子鄉及北屏東的三地門鄉舉辦座談,希望透過這次的座談,可以將更多社區地方產業成功案例的模式及經驗,加速創造更大的擴散效應,讓更多的社區可以受惠。
台南分局同時提醒,五月是水土保持月,也會利用這次座談的機會強化水土保持及防災的觀念,另外,這次中颱紅霞可能影響台灣,呼籲大家做好防颱的準備,分局將俟颱風警報發布後成立緊急應變小組。
認養雙溪有機菜園 專人照顧LINE圖給你
〔記者林欣漢/雙溪報導/自由時報〕
想當城市農夫看過來!雙溪區公所開闢三十坪農地,開放民眾認養體驗栽種有機蔬菜,如平日無暇照顧,還有農友會幫忙除草、澆水、施有機肥、捉菜蟲,並用LINE傳送蔬菜生長情形照片,以推廣有機耕種。今天(八日)上午九點起,受理民眾報名至十三日止,電洽:02-24931111分機226,農經課簡玉婷。
公所提供種菜工具 今起報名
雙溪區長陳奇正說,近年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自己種、自己吃最安心,但民眾想要自己找塊地種菜,在都市地區遙不可及,雙溪已有八名農友取得有機驗證,面積約五.六公頃,透過推出有機菜園,幫想要種菜的民眾圓夢,體驗抓蟲等務農樂趣,自己吃也可與親友分享,還能運動健身,一舉兩得。
區公所與農友合作,釋出三十坪認證過的有機農地,開闢菜園讓「城市農夫」認養,將種植四季豆、地瓜葉、高麗菜等時令蔬菜,十六日開始,第一個月土地租金免費,公所也會免費提供鐮刀、小鋤頭、水桶等種菜工具。
承租人若週一到週五需上班無暇照顧,農友會協助施肥、除草、澆水,並以通訊軟體LINE傳送蔬菜生長照片,只收二百元照顧費,第二個月起,每半年收費一千八百元。
陳奇正說,公所將不定期舉辦種菜講座,並安排假日有機廚房,將作物烹調成佳餚,互相交流,歡迎大家作伙來種菜。報名限定十八歲以上民眾,每人以二坪為限,報名成功後,會與在地有機農友配對,並將在十五日先進行種植講座。
想當城市農夫看過來!雙溪區公所開闢三十坪農地,開放民眾認養體驗栽種有機蔬菜,如平日無暇照顧,還有農友會幫忙除草、澆水、施有機肥、捉菜蟲,並用LINE傳送蔬菜生長情形照片,以推廣有機耕種。今天(八日)上午九點起,受理民眾報名至十三日止,電洽:02-24931111分機226,農經課簡玉婷。
公所提供種菜工具 今起報名
雙溪區長陳奇正說,近年食安問題層出不窮,自己種、自己吃最安心,但民眾想要自己找塊地種菜,在都市地區遙不可及,雙溪已有八名農友取得有機驗證,面積約五.六公頃,透過推出有機菜園,幫想要種菜的民眾圓夢,體驗抓蟲等務農樂趣,自己吃也可與親友分享,還能運動健身,一舉兩得。
區公所與農友合作,釋出三十坪認證過的有機農地,開闢菜園讓「城市農夫」認養,將種植四季豆、地瓜葉、高麗菜等時令蔬菜,十六日開始,第一個月土地租金免費,公所也會免費提供鐮刀、小鋤頭、水桶等種菜工具。
承租人若週一到週五需上班無暇照顧,農友會協助施肥、除草、澆水,並以通訊軟體LINE傳送蔬菜生長照片,只收二百元照顧費,第二個月起,每半年收費一千八百元。
陳奇正說,公所將不定期舉辦種菜講座,並安排假日有機廚房,將作物烹調成佳餚,互相交流,歡迎大家作伙來種菜。報名限定十八歲以上民眾,每人以二坪為限,報名成功後,會與在地有機農友配對,並將在十五日先進行種植講座。
田尾母親節花籃 供不應求
@鐘武達/彰化報導/中時電子報
母親節到來,康乃馨的消費市場熱絡,產地批發價格從2周前的每把35元攀升到6日的80元 ,田尾鄉農會更趁勢推出茉莉、深山櫻花與康乃馨結合的母親節花籃,宅配售價900元,一樣供不應求。
田尾鄉農會總幹事楊春枝說,每年母親節,康乃馨都很受歡迎,今年,田尾當地種植的康乃馨面積增加,多達約50公頃,還是幾乎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2周前,就已進入母親節的氣氛中,當時康乃馨剛上市,每把(10支)的產地價格才約35元,接著逐漸攀升,直到昨天每把80元的價位,是今年以來的最高價位。
楊春枝並說,農會為了幫花農促銷夏季花卉,還特別將多種花卉組合的母親節花籃供消費者選擇,沒想到,才剛推出就都被預訂光光,已經來不及再補貨。
母親節到來,康乃馨的消費市場熱絡,產地批發價格從2周前的每把35元攀升到6日的80元 ,田尾鄉農會更趁勢推出茉莉、深山櫻花與康乃馨結合的母親節花籃,宅配售價900元,一樣供不應求。
田尾鄉農會總幹事楊春枝說,每年母親節,康乃馨都很受歡迎,今年,田尾當地種植的康乃馨面積增加,多達約50公頃,還是幾乎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2周前,就已進入母親節的氣氛中,當時康乃馨剛上市,每把(10支)的產地價格才約35元,接著逐漸攀升,直到昨天每把80元的價位,是今年以來的最高價位。
楊春枝並說,農會為了幫花農促銷夏季花卉,還特別將多種花卉組合的母親節花籃供消費者選擇,沒想到,才剛推出就都被預訂光光,已經來不及再補貨。
宜縣農舍稽查4原則 影響公安優先拆
@〔記者王揚宇/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遏止農舍亂象,訂出新規定從嚴審查農舍興建資格,對於違規農舍,縣長林聰賢拋出四大處理原則,包括影響公共安全農舍優先稽查拆除,確保「農地農用」;縣府農業處長楊文全也說,今年已查到八十一件違規農舍及農業設施,會以「從新到舊、從大到小」為稽查方向。
林聰賢︰確保農地農用不炒作
民國八十九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施行後,宜蘭縣府統計截至去年底,縣內興建七千六百餘棟農舍,導致全縣農地面積流失約七%(一千九百公頃)。上月七日,縣府於縣務會議通過並實施「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對農舍興建做了許多限制。
「不要把農地當作炒作工具!」林聰賢指出,宜縣有六十%農舍在三年內就被移轉,對象多是台北人,多做為度假之用,縣府對農舍新建條件已有明確管理方向,至於既有農舍有五千多件違規,會依據「四大原則」處理,包括影響公安優先稽查拆除、超限使用優先稽查、真農民農舍但少許違規輔導改善、嚴管法定該有的十分之九農用地。
林聰賢表示,蘭陽平原的農舍分不同階段興建,「我們會尊重過去」,有的大到超限使用「目視就可以看清楚」就會先管,「真農民」的農舍若有些許違規會輔導改正,至於「非農民」部分可改善就輔導,不能改善也要嚴守規定,「自己想辦法克服」。
林聰賢也想從稅制著手,他說,農地做住宅使用,相對一般住宅區稅率低,這部分也要調整,才能達到公平正義原則,使其回歸制度。
農業處︰今年已查到81件違規使用
楊文全說,今年迄今已查到八十一件違規使用農舍與農業設施案件,共開罰五百卅多萬元,未來稽查除依循四大原則,也會以農舍「從新到舊、從大到小」為方向,除定期按比例稽查,民眾檢舉與社會觀感不佳等案件,也會優先處理。
宜蘭縣政府遏止農舍亂象,訂出新規定從嚴審查農舍興建資格,對於違規農舍,縣長林聰賢拋出四大處理原則,包括影響公共安全農舍優先稽查拆除,確保「農地農用」;縣府農業處長楊文全也說,今年已查到八十一件違規農舍及農業設施,會以「從新到舊、從大到小」為稽查方向。
林聰賢︰確保農地農用不炒作
民國八十九年農業發展條例修正案施行後,宜蘭縣府統計截至去年底,縣內興建七千六百餘棟農舍,導致全縣農地面積流失約七%(一千九百公頃)。上月七日,縣府於縣務會議通過並實施「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對農舍興建做了許多限制。
「不要把農地當作炒作工具!」林聰賢指出,宜縣有六十%農舍在三年內就被移轉,對象多是台北人,多做為度假之用,縣府對農舍新建條件已有明確管理方向,至於既有農舍有五千多件違規,會依據「四大原則」處理,包括影響公安優先稽查拆除、超限使用優先稽查、真農民農舍但少許違規輔導改善、嚴管法定該有的十分之九農用地。
林聰賢表示,蘭陽平原的農舍分不同階段興建,「我們會尊重過去」,有的大到超限使用「目視就可以看清楚」就會先管,「真農民」的農舍若有些許違規會輔導改正,至於「非農民」部分可改善就輔導,不能改善也要嚴守規定,「自己想辦法克服」。
林聰賢也想從稅制著手,他說,農地做住宅使用,相對一般住宅區稅率低,這部分也要調整,才能達到公平正義原則,使其回歸制度。
農業處︰今年已查到81件違規使用
楊文全說,今年迄今已查到八十一件違規使用農舍與農業設施案件,共開罰五百卅多萬元,未來稽查除依循四大原則,也會以農舍「從新到舊、從大到小」為方向,除定期按比例稽查,民眾檢舉與社會觀感不佳等案件,也會優先處理。
一年24萬就想培育青年從農?農委會喊冤
@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ETtoday財經新聞
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今(4)日赴立院經委會備詢,立委張嘉郡質疑「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培育方案」預計6年投入新台幣30億元預算,就打算輔導1萬2500名青年從農,等同每名青年一年可獲得24萬元預算支持,「會不會太少?」、「真能培育青年農夫?」
對此,陳文德當下喊冤,表示農委會目前已投入許多農業改良場的人力,共有206個一對一專班輔導,都不算在30億元預算中,「那個投入的心血才大」。
他認為,要培育年輕人具備從農條件,須要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配合,因此得仰仗農改場的專家,以家教班方式授課,效果也不俗,「我們沒有特別門檻,願意務農最重要。」
至於農委會喊出的「青年農夫年收入100萬元」口號,張嘉郡指出,目前每戶農家平均有1.8人投入工作,年收入也只有98.4萬元,等同每人年收入僅54萬元左右,距離百萬收入還有一大段距離,「如果沒有具體做法,我怕這口號會淪為空談。」
陳文德則解釋,目前全台有2萬9,000名地主將農地交出,讓給1,670名佃農使用,「只要經營面積大、規模大,收入就會高。」他說,像水稻、雜糧這類土地利用型農業,假設一公頃收入有8萬元,只要能種植達15公頃,年收入就有120萬;至於各項落實細節,「農委會也正在努力」。
原文網址: 一年24萬就想培育青年從農?農委會喊冤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504/501845.htm#ixzz3ZDrD9EL1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今(4)日赴立院經委會備詢,立委張嘉郡質疑「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培育方案」預計6年投入新台幣30億元預算,就打算輔導1萬2500名青年從農,等同每名青年一年可獲得24萬元預算支持,「會不會太少?」、「真能培育青年農夫?」
對此,陳文德當下喊冤,表示農委會目前已投入許多農業改良場的人力,共有206個一對一專班輔導,都不算在30億元預算中,「那個投入的心血才大」。
他認為,要培育年輕人具備從農條件,須要資金、技術、人才等多方配合,因此得仰仗農改場的專家,以家教班方式授課,效果也不俗,「我們沒有特別門檻,願意務農最重要。」
至於農委會喊出的「青年農夫年收入100萬元」口號,張嘉郡指出,目前每戶農家平均有1.8人投入工作,年收入也只有98.4萬元,等同每人年收入僅54萬元左右,距離百萬收入還有一大段距離,「如果沒有具體做法,我怕這口號會淪為空談。」
陳文德則解釋,目前全台有2萬9,000名地主將農地交出,讓給1,670名佃農使用,「只要經營面積大、規模大,收入就會高。」他說,像水稻、雜糧這類土地利用型農業,假設一公頃收入有8萬元,只要能種植達15公頃,年收入就有120萬;至於各項落實細節,「農委會也正在努力」。
原文網址: 一年24萬就想培育青年從農?農委會喊冤 | ETtoday財經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504/501845.htm#ixzz3ZDrD9EL1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耕作困難農地申請造林補助‧可活化耕地又可增加綠資源
@中央日報
農委會於民國103年推出「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經審認耕作困難地區造林計畫」,只要是農糧署審認屬耕作困難之農地(多為長期淹水區域、高鹽份地或高污染風險農地),農民可栽植適當樹種實施二十年長期造林計畫,以維護生態環境,並增加綠資源。南投林區管理處表示,參加本計畫每年每公頃可領取農糧署及林務局補貼金新臺幣十二萬元,造林面積未滿一公頃者,按面積比率核發。造林未滿二十年,中途放棄造林者,亦無須返還已領取之補貼。與以往之獎勵造林規定不同,對農民而言較無後續成敗壓力。
本計畫適用之農地為符合基期年認定基準,且經農糧署審認屬耕作困難之農地,其最小面積應達0.5公頃以上。補助造林期間為二十年,苗木由林務局免費提供,造林樹種包括欖李、水筆仔、海茄苳、草海桐、白水木、白千層、台灣海桐、木麻黃、黃槿、大葉山欖、水黃皮、相思樹、苦楝、大葉欖仁、桉樹類等,每公頃栽植二千株,以行距二.五公尺、株距二公尺為原則,同一造林地可混植多樣樹種。造林二十年期滿後,林木屬農民所有,可自由處分利用。
有意願參加本計畫之農友可洽詢農地所在地鄉鎮公所,南投林區管理處呼籲,請大家加入種樹行列,一起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蘇松濤報導)
農委會於民國103年推出「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經審認耕作困難地區造林計畫」,只要是農糧署審認屬耕作困難之農地(多為長期淹水區域、高鹽份地或高污染風險農地),農民可栽植適當樹種實施二十年長期造林計畫,以維護生態環境,並增加綠資源。南投林區管理處表示,參加本計畫每年每公頃可領取農糧署及林務局補貼金新臺幣十二萬元,造林面積未滿一公頃者,按面積比率核發。造林未滿二十年,中途放棄造林者,亦無須返還已領取之補貼。與以往之獎勵造林規定不同,對農民而言較無後續成敗壓力。
本計畫適用之農地為符合基期年認定基準,且經農糧署審認屬耕作困難之農地,其最小面積應達0.5公頃以上。補助造林期間為二十年,苗木由林務局免費提供,造林樹種包括欖李、水筆仔、海茄苳、草海桐、白水木、白千層、台灣海桐、木麻黃、黃槿、大葉山欖、水黃皮、相思樹、苦楝、大葉欖仁、桉樹類等,每公頃栽植二千株,以行距二.五公尺、株距二公尺為原則,同一造林地可混植多樣樹種。造林二十年期滿後,林木屬農民所有,可自由處分利用。
有意願參加本計畫之農友可洽詢農地所在地鄉鎮公所,南投林區管理處呼籲,請大家加入種樹行列,一起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蘇松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