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n--15q40lgd772oe4cssyzpe.tw/m4/showobj.php?objno=c107205
http://www.xn--15q40lgd772oe4cssyzpe.tw/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0629685303871/
http://www.全國農地聯賣網.tw/
http://www.全國農地聯賣網.tw/
http://xn--15q40lgd772oe4cssyzpe.tw/
Https://lin.ee/9u9xImG
目前所在位置: 首頁 > 農地新聞
耕地種出豪華農舍 台灣農地未來?
時間:2015-09-17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蕭照平

全球暖化帶來糧食危機,但以農立國的台灣,近年農地卻屢屢「長」出豪華農舍以及不斷被整平開發為科技園區,當農地面積不斷縮減,社會有必要在糧食安全與經濟開發思考農地未來。

新頒布的「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日前上路,限定只有農民可興建農舍,這項辦法就是要防堵炒作、確保農地農用;不過,卻引來農業縣立委反彈,大罵政府害農地價格崩盤。兩種不同意見,正好呈現農地意義的轉變,台灣農地該何去何從?已經到了關鍵的十字路口。

◎限農民蓋農舍 民代跳腳為哪樁

為解決農舍亂象,政府推出「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卻引來立委跳腳。國民黨立委廖正井表示,農地無法農用的問題不在農民資格,而是主管單位沒有做好管理。廖正井說:『(原音)如果按照農業發展條例,你100坪只能蓋10坪,你嚴格執行只有10坪,他會去那個(蓋豪華農舍)嗎?是你後面沒有嚴格執行好,而去怪到農民身上,這樣對嗎?』

農地稽核工作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身負民意的立委,可是背負不少農地賣不了好價錢的陳情壓力,尤其到了選舉時刻,農業縣立委能不跳腳嗎?

◎當農地種出別墅 象徵農地只是投資工具

但一塊能種出糧食的良田,為何願意就此售出?為何放任只「長」出豪華農舍?原因可能與農業沒落有關。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陳平軒表示,老農剩下的資產就只有農地,再加上沒有年輕人想務農,因此農地就成為周轉工具。陳平軒說:『(原音)他們晚年時候只剩下一個資產,就是農地,所以遇到家裡有狀況,我們排除炒作情況,遇到家裡有資金周轉需要,就會想說這是我唯一資產,可以運用的就是它。』

陳平軒認為,只要改善農業收入,就會有人願意務農,一旦如此,農地也會跟著活化。陳平軒說:『(原音)我讓新回來的農民,我可以比方說在前3年、5年有保障所得制度,同時在這期間輔導他,讓他可以自立自強,這樣產業才會活起來,產業活起來農地才會有用,農地有用就不會被賣掉。』

◎農地角色 無語配合政策遞嬗

除了缺乏農業人口的因素外,其實政府也在背後無形地推了一把。1960年代,政府頒布獎勵投資條例,使得農地開始扮演起為其他政策服務的角色。

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台灣農地在經濟、財政與政治的需要下,不斷被釋出。徐世榮說:『(原音)我們國家政策基本上是滅農政策,我們認為它(農業)是夕陽產業,所以別的產業有需要就盡量釋出,我們很少站在農業角度。』

徐世榮進一步指出,1970年代開始,不斷出現的工業區、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再到現在的桃園航空城等建設用地,都是從農地逐步徵收得來,農地面積不斷被縮減,甚至成為地方政府賺錢的工具。

徐世榮表示,國家沒錢,中央又不願加稅,地方政府只好透過區段徵收的土地過活,其中也與地方政治盤根錯節。徐世榮說:『(原音)他就是希望把農地變成都市土地,變成都市土地就可以對它課土地稅跟土地增值稅,第三就是政治因素,地方政府透過都市計畫,來拉攏派系、來鞏固樁腳,滿足選舉需要。』

徐世榮還指出,政府不斷以經濟成長願景換取農地面積的做法,多少也讓民眾群起效尤,再加上農業沒落,在良田上蓋豪華農舍的案例也就時有所聞。

◎農地怎麼用 亟需社會思考

只不過當全球陸續出現糧食危機的同時,台灣糧食自給率又是亞洲地區的後段班,農業議題更應該嚴肅面對,但國內卻只關注農地價格、農舍興建等問題,卻不願面對「農地非農用」、「土地徵收」背後牽涉的糧食危機。台灣農地該怎麼用,值得社會好好思考。
打造可食地景 讓都市成為「食物森林」
【 旅遊經編輯部/洪書瑱】 2015/09/16 07:10


當風景不僅是風景,還能成為「食物」,是現代都市寸土寸金,農田難尋時有效的運用!新北市邀請西雅圖市共同創辦人「食物森林計畫」賈桂林‧葛玫和格蘭‧赫里希來台,以新北市推動可食地景與西雅圖市辦理食物森林的心得,來作為增進彼此的心得交流!西雅圖市迄今已有近90座都市園圃、而新北市也已經成功輔導28處可食地景!

美國西雅圖市食物森林的兩位共同創辦人賈桂林‧葛玫(Jacqueline Cramer)女士及格蘭‧赫里希(Glenn Herlihy)先生,於昨(15日)下午至新北市政府與朱立倫市長當面分享,雙方也將會持續交流。

「食物森林計畫」是仿效天然森林層次豐富、物種多樣的概念,結合糧食生產、生態保育與環境綠化的目的,以公有土地種植兼具景觀性與可食性的植物,解決當代人類面臨的環境與糧食問題,並傳達社區參與和教育傳承的理念。

新北市表示,自推動可食地景以來,推動讓學校、社區及畸零的公有土地種植具景觀性的可食植物,除達到公共空間多元利用,同時也增加社群間溝通交流的機會,以及透過親身體驗,強化都市人缺少的農耕體驗及農作知識。

市長朱立倫表示,這次的交流活動讓我們了解國際上成功活化公有土地的案例,政府與民間發展出良好的互動,這些寶貴的案例與經驗,不僅可作為後續新北市推動可食地景政策的參考。新北市目前已經成功輔導28處可食地景,藉由這次交流的經驗,未來可以更有效率地將可食地景推廣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最後,市長及創辦人也鼓勵市民朋友,種菜並不是退休後才可以從事的活動,現在即能捲起袖子,一起營造可食地景!
許南山︰農田水質惡化 中央應修法
〔記者游明金/宜蘭報導/自由時報〕

宜蘭農田水利會長許南山說,對於農地與農舍的紛擾,肇因於灌溉水、農田、農舍、糧食結構性變化所致,農業生活區應與農業生產區分離,宜蘭農田水質有惡化跡象,中央政府應未雨綢繆,修訂農業相關法令,對搭排與農舍等問題做更妥適規範。

許南山以「誠懇的報告與沉重的呼籲」發表聲明,回應日前農民等團體的抗爭事件;他強調,農田渠道搭排業務是水利會法定職責,地方政府及水利會依法各有准駁權及同意權,良田是健康糧食的來源,水利會必須對灌溉水質做好檢驗與保護,今年第一階段抽驗水質二百五十件,不符標準有七十四件,對照歷年抽驗數據,水質有逐年惡化跡象。

許南指出,農舍為農民所需,目前的紛擾肇因灌溉水、農田、農舍、糧食結構性變化所致,他主張農業生活區應與農業生產區分離,才能達到「幸福農村 有機田園」願景,良田若不保護,後代子孫所面對的將是山窮水盡窘境。
農地種豪宅,政府豈能無法可想?
上週宜蘭農會發動三千人到縣府抗議宜蘭縣府凍結農舍建照,對農舍申請人資格從嚴申請,現場挺縣府「農地農用」的團體,和抗議的農民互相叫陣,累積已久的「農地種豪宅」爭議再度引爆。

雖然抗爭在東海岸,不過,遠在內地南投的農民們卻都非常關心,一週以來,村頭厝尾,大家議論紛紛。原因無他,因為好山好水的南投也是台灣農特產—「農地種豪宅」的前三大產地。根據農委會的統計,自民國90年至103年底,全台核發農舍建照已達3萬4704件。其中,宜蘭縣居冠有5704棟,苗栗縣3863棟,第三名就是南投縣的3434棟。

農地新作物豪宅,改變了農地的價格,也改變了老農民對退休生活的想像,過去老農的夢想是終老於自己的田地上,但是飛快增長的農地價格,對比於務農的低收入,使老農們開始想要把地賣個好價錢拿來退休養老。

許多老農想要賣地退休,可是,想要務農的年輕人卻苦於沒有適合的土地可以耕作。在論壇公開徵徒弟的中寮老農歐輝雄的農場,這兩週想要向他請教的年輕人絡繹不絕。這些想要務農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沒有地,正在尋找可以耕作的地面。

有機農業對農地品質的要求很高,需要花2~5年時間養地,在養地的時間內收入不穩定,有機農作物的收成風險高,所以,這些有志青年不但需要品質好適合耕種的地面,更需要長期的租約,結果,他們現在都面臨「找地不易」的困難。

老農不想種田了,可是,想種田的年輕人卻找不到地可以種,這是怎麼回事呢?

產業有四要素:土地、勞力、技術、資金。其實,這次宜蘭的激烈抗爭,正暴露了台灣農業的核心問題:土地與勞動力的矛盾,已經繃緊到邊緣了!長期以來,我們重工輕農,工業生產方式不斷隨著世界的潮流前進,農業生產方式卻停滯不前,只是以補貼的方式拉拉扯扯地走到今日。時代不斷進步,農業的土地的利用和先進的勞動力卻完全無法接合,結果是農業所得偏低,農村的勞動力嚴重老化,農地嚴重荒廢。

如今,這個產業已經走到了它的轉捩點!

南投溪頭 (photo cedit:autan via flickr CC BY-NC-ND 2.0)
南投溪頭 (photo cedit:autan via flickr CC BY-NC-ND 2.0)
台灣有80多萬公頃的耕地,其中10多萬公頃在領休耕補助,政府每年花數十億發休耕補助。為了改善這種情況,活化耕地,政府也推出「小地主大佃農」等等措施,鼓勵老農民把田租給新農民,可是效果卻很有限,願意把田出租的農民不多。

為什麼老農們不願意出租田地?不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1.可以領休耕補助,出租後就領不到了。

2.農保資格問題。

3.375減租陰影太重,擔心租出去收不回來。

其中,尤其是產權問題,對這些老農夫來說最為關鍵,租期太長,形同產權移轉,許多農民害怕未來土地收不回來,就算出租,也不願意簽約,只願意口頭約定。

而對於這些想要從事農業的年輕人來說,他們絕大多數都不是農二代,資金不寬裕,只能租地進行耕種。田租高於休耕補助,對他們來說成本太高,有機農業又起頭困難,所以他們現在都被卡在農業門外,只能望著荒田興嘆。

也有有心農業的資本家,願意來探探這個產業,但是,他們也總是在探路後就打退堂鼓了。原因是,台灣的田地實在太小太分散了,台灣農家,每分一次家,地面持份就又破碎了一次,分個兩次家,基本上已經難以整合。對於需要大面積農地的資本家來說,根本無法經營管理。

更進一步的說,隨著台灣產業結構、經濟發展、人民飲食習慣轉變、貿易自由化的影響,我們國家需要的耕地紅線(即安全糧食供給線),早與過去不一樣了;更何況目前農業用水佔了水資源的七成,我們是否有這麼多的水可以用在農業上,也是一個問題。目前我國有八十萬餘公頃耕地,休耕十餘萬公頃,實在是地力的浪費,到底哪些耕地需要保留,是一個非常值得檢討的問題。

單一條例修正,或者是鼓勵青年務農的優惠措施等等,都是治標不治本。農業的根本問題是國土規劃,也是國土安全;可以說,台灣的農業問題,就是土地問題。釋放耕地、整合耕地,都不是個別農民可以解決的問題,是政府才能做的事情。

馬政府執政七年多,結果是老農想賣地上街頭,新農民卻無地可種。未來希望新政府有清楚的農業藍圖,根據新時代的需求,將土地的生產力釋放出來。

*作者台北出生長大,曾擔任記者多年,因為嫁給南投人,從2009年開始深耕台灣的內地,關心偏鄉處境,農村問題。原文刊載《想想論壇》,原標題為〈農業的轉捩點就在土地問題。
嚴審農舍抑制農地炒作 外界看法不同
農舍亂象系列報導2(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13日電)宜蘭縣政府近來嚴審農舍,希望抑制農地炒作。有人認為,這樣的管控已讓農地農舍價格崩落;但有人說,農地價格若被炒高,年輕人就無法返鄉耕種,各有不同見解看法。

「廢除農舍惡法!」上千名農民與地方人士日前齊聚宜蘭縣政府前表達抗議,要求縣府停止以更嚴格方式,審核農舍興建。

據中央社記者觀察,這項抗議活動是宜蘭縣近10年來重大、也是備受矚目的陳情抗議事件之一,因為它反映的問題不只攸關宜蘭地景革命,也與全台各地存在的農舍問題有關。

「現在農地價格降到只剩一半,我們農民真的活不下去了!」中華民國促進農業農地發展協會發起人邱錫奎說,他們絕對支持並要求政府嚴格執行農舍土地要有90%部分,做為農業生產使用管理與維護;但縣府在其他10%的農業設施用地上,訂出比其他縣市更嚴格的標準,限縮與剝奪農民的生活使用權益,造成農民財產縮水剩一半;過去農民若手頭不便,還可向農會以土地擔保借款,如今卻借不到什麼錢。

此外,「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除了限制起造資格之外,對農舍的興建更有許多不合理的限縮新規定,造成停車不便等問題,蓋起來也沒有價值;「管地又管人」的政策只會讓農地買賣流通停滯,農村經濟瓦解、害死農民。

因此,協會要求縣府廢止審查辦法,回歸中央管理辦法,讓宜蘭農民享受一樣的權利與義務,拒絕一國多制。

也有部分人士認為,農舍亂象是執行面未落實管理的問題,非制度面問題。在「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中,已嚴格規定「農舍取得執照後,地方管理單位要定期追蹤管理,違規者可連續處罰並吊銷使用執照」,因此反對再修改辦法。

正當農民等代表抗議縣府在農舍審查上過嚴時,另一頭卻有小農們在支持縣府立場。

推動守護耕地運動的守護宜蘭工作坊發起人李寶蓮說,只要是真正務農者,之後還是可買賣並興建農舍。農業、農村與農民長期未受到政策良好照顧,農民出來抗議合理合情,但農地不應被當成商品炒作。

宜蘭縣政府為維護生產區域完整、避免發生糧食問題,事先嚴謹管制勢在必行;但基於維護經濟市場面的團體來說,不樂見因「宜蘭縣興建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的實施,讓有意購買農舍者的態度趨於觀望,導致市價縮水。

小農們認為,若沒妥善管理,農地價格可能無限上綱,造成年輕人無法返鄉購賣或租地耕作。以現在一甲地要價新台幣2900萬元來說,他們以友善耕作要花140年,且不吃不喝才有能力購買。

農舍問題爭議不斷,農地價格若突然跌落,可能影響農會債權回收,衝擊信用貸款;反觀地價若太高,年輕一代農民根本買不起農地。這兩者之間如何取捨,未來就要看宜蘭縣政府與中央如何因應及輔導。1040913
短評-豪華農舍不可解套
2015年09月11日 04:10 主筆室

政府信誓旦旦宣示將終結違法農舍亂象,但農委會副主委沙志一、前宜蘭縣府祕書長陳鑫益、宜蘭農田水利會長許南山等高級官員陸續被檢舉擁有豪華農舍,直接打臉政府。

雖然每個人都跳出來自清農舍均為合法建造,並說,若有違規,也願意將草皮、花圃等非農用部分清除,但豪華農舍的用地,僅占農地的十分之一,其餘十分之九的農地,未依法進行農作,卻被專業性刻意忽略,轉移違法焦點。

豪華農舍的起源,主要是來自於農地的十分之一土地可建造資材室,起造者將放置農具的資材室擴大為農舍,且越蓋越豪華,並將草皮、花圃、魚池等休閒設施解釋為農作,而其餘土地均為閒置。

《農業發展條例》規定,農舍是與農業不可分離的土地農業用地,農民為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自然人;另根據宜蘭縣政府今年4月公布的《農舍申請人資格及農舍建築審查辦法》也規定,農業用地必須有直接從事農業經營之具體事證,農舍興建人必須提出農業用地實際從事農業工作之切結書、可供查核之農業生產資材購買憑證、可供查核之農產銷售證明等。

以此來看,沙志一、陳鑫益及許南山等人被爆出擁有的豪華農舍,農地全無依法耕作,即使拆了非農用的圍籬、造景等設施,還是不符合規定。

農地淪為房地產的炒作,已擾亂國家社會經濟秩序,好不容易地方政府與農委會有擔當,願意出手改正豪華農舍亂象;但主管官員卻帶頭違法,並以專業性的知識,轉移違法事實與焦點,這樣明目張膽,難道相關單位還想要輕輕放下,為這些違法失職的官員解套?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讓農舍修法政策淪為口號嗎?(中國時報)
第一頁 上一頁 567891011121314之 120  下一頁 最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