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所在位置: 首頁 > 農地新聞
分部斷根不移植 黑板樹共存人行道
自由時報 – 2012年9月24日 上午4:30
〔自由時報記者林良哲/台中報導〕東區東光園路與東門路一帶的黑板樹根破壞人行道,但居民不忍將樹木移植,市府考量之後,僱用包商將人行道的連鎖磚挖起,再將部分樹根斬斷,以解決此問題。東門里里長莊錦聰表示,此方式顧及樹木生存與行人安全,可說是一舉兩得。
莊錦聰說,以往市府以「市樹」名義,在市區大量種植黑板樹,雖生長迅速卻容易折損,在颱風期間經常造成災害,而 且黑板樹為「浮根性」植物,容易破壞人行道及道路路面,引起不少問題及民怨。市府在面對黑板樹所帶來的問題時,經常以砍除及移植等方式來解決,卻引起民眾支持與反對的不同意見。
他認為,樹木本身並無「原罪」,一切都是人類的問題,為了要維持都市景觀、保護綠化成果,並顧及民眾安全,應該可以找到妥協的方式,讓樹木能繼續生長。
在東區東光園路與東門路一帶,黑板樹的樹根已破壞人行道,莊錦聰和當地居民都不忍將樹木移植到他處,最後和市府商議之後,決定僱用包商將人行道的連鎖磚挖起,再將部分樹根斬斷,之後重鋪設連鎖磚,以解決樹根的問題。
維護綠化成效 保障行人安全
莊錦聰說,市府以此一方式進行施工,不但顧及樹木生存,維護綠化成效,更能保障行人安全,可說是一舉兩得。
珍珠社區 稻草娃娃開創新藍海
冬山鄉珍珠社區彩繪草垺,這個命名為「關公」的草垺,吸引小朋友圍觀。
作者: 謝錦芳╱專訪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23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謝錦芳╱專訪】
宜蘭縣冬山鄉的珍珠社區,百年前以珍珠聞名,如今以稻草工藝獨樹一幟。珍珠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後進指出,社區媽媽利用稻草製作可愛的稻草娃娃、創意掃把、彩繪面具等文創產品;每年舉辦稻草藝術節,讓都市小朋友有機會體驗農村生活文化,許多民宿餐廳應運而生,稻草工藝為珍珠社區創造了五千萬產值。
珍珠社區舊稱「珍珠里簡」,為平埔族葛瑪蘭卅六社之一。李後進說,葛瑪蘭聚落位於冬山河畔,早期有許多船隻往來東南亞,帶來珍珠、瑪瑙;另一說法是,「珍珠里簡」在葛瑪蘭語為「燒酒螺」之意,早年田間或溪裡有許多燒酒螺,因此得名。
珍珠社區以務農為主,台灣加入WTO之後,農村首當其衝,失業人口大增。李後進接下社區發展重擔後,開始思考為何為社區找到新的動力。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自問:「如果連種稻子都賺不了錢,那廢棄的稻草能做什麼?」
有一次參觀印尼峇里島的木雕面具,讓李後進有了靈感,請來在明華園擔任設計的黃建達與從事裝置藝術的高錫麟指導社區居民從事稻草工藝創作,沒想到如今發展出一系列的稻草工藝品,尤其以稻草做成的創意草垺,已成為珍珠社區的地標。
珍珠社區發展協會每天固定有十多位社區媽媽從事稻草工藝製作,最受歡迎的工藝品是可愛的稻草鉛筆娃娃。年輕的設計師以稻草做成美麗的稻草椅,還曾飄洋過海到英國參展。
從事社區發展工作十多年的李後進指出,鄰近的日本、韓國都產稻米,他們也利用稻草編織各種生活用品,不過,以稻草做面具是珍珠社區的特色。他最初的構想是引導社區媽媽在創作面具過程中,心靈獲得釋放,讓藝術創作成為一種心靈療癒方法。他計畫進一步組成以稻草面具表演的社區劇團。
澳洲打工返鄉青年 上書總統救農業
在台南有位同學,楊宇帆,他之前曾經到澳洲打工一年,不過,最後他回到老家,當起農夫幫忙種鳳梨。而最近農委會打算補助青年,返鄉務農,他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於是他寫了一篇文章,上書馬總統。因為文筆非常幽默,吸引好多網友點閱。
2012/09/22 12:00 劉漢生 邱君萍 榮昊北 報導 地區:台南縣報導
戴著斗笠穿著雨鞋,走進鳳梨田裡這一大片鳳梨,全都是這一位26歲的年輕人楊宇帆種的,低著頭彎著腰楊宇帆大太陽下割草,細細的關照每一顆鳳梨,讀過成功大學台藝大卻都沒讀畢業,接著還到澳洲遊學一年,不過最後他選擇落葉歸根,回家鄉台南來種鳳梨,種著種著種出很多的想法,有聽說農委會打算補助青年,回鄉務農兩年的計劃,他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他決定留言給馬總統,希望總統能看到他的心聲。
部落格上上書給馬總統,上面寫著親愛的英您種過田嗎,我們就像是您栽種下去的作物,期待您多花點時間去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不錯楊宇帆說還沒收到馬總統的回信,但是他會等下去就像他等著鳳梨開花結果一樣,更期望政府能重視像他這樣,新農人的未來讓台灣的農產品,靠他們的雙手也能揚名國際。
2012/09/22 12:00 劉漢生 邱君萍 榮昊北 報導 地區:台南縣報導
戴著斗笠穿著雨鞋,走進鳳梨田裡這一大片鳳梨,全都是這一位26歲的年輕人楊宇帆種的,低著頭彎著腰楊宇帆大太陽下割草,細細的關照每一顆鳳梨,讀過成功大學台藝大卻都沒讀畢業,接著還到澳洲遊學一年,不過最後他選擇落葉歸根,回家鄉台南來種鳳梨,種著種著種出很多的想法,有聽說農委會打算補助青年,回鄉務農兩年的計劃,他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他決定留言給馬總統,希望總統能看到他的心聲。
部落格上上書給馬總統,上面寫著親愛的英您種過田嗎,我們就像是您栽種下去的作物,期待您多花點時間去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不錯楊宇帆說還沒收到馬總統的回信,但是他會等下去就像他等著鳳梨開花結果一樣,更期望政府能重視像他這樣,新農人的未來讓台灣的農產品,靠他們的雙手也能揚名國際。
國家級濕地 閘門滿布漂流木
自由時報 – 2012年9月21日 上午4:33
〔自由時報記者劉曉欣/芳苑報導〕迎接彰化海岸濕地被列為國家級濕地,即將在九月二十三日登場的台灣白海豚盃路跑賽,也首次把芳苑鄉海堤的堤防納為半程馬拉松路線,但卻發現海堤竟然沒有無障礙空間,連芳苑新街二段海堤的水閘門也到處都是漂流木,讓主辦單位彰化縣環保聯盟會勘人員當場傻眼,不敢置信!
四河局將派人清除
經濟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局副局長呂學修表示,將會針對芳苑海堤沒有無障礙空間一事進行研討,至於芳苑新街二段海堤的水閘門充斥漂流木情況,將會立即通知維護廠商派人清除,以保持水閘門運作順暢。
彰化縣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指出,台灣白海豚盃路跑賽今年已邁入第三屆,報名人數約有兩千五百多人,是去年的三倍,而今年分成兩公里潮間帶樂活路跑賽,以及二十一公里海岸半程馬拉松路跑賽兩組賽事。
堤防缺口竟無緩坡
施月英說,在會勘路線時,以往長程路跑都是選擇海堤下的防汛道路,今年決定部分路段改跑海堤的堤防,因為在堤防上跑步的視野好,才能充分感受到彰化海岸溼地之美,卻也因此發現堤防竟然沒有無障礙空間,只好在缺口處自行拿沙土填成緩坡道。
她強調,彰化海岸濕地列為國家級溼地後,更需要有配套措施發展休閒觀光,打造無障礙的堤岸空間,可供遊客散步或是騎乘單車。
陪同會勘路線的芳苑鄉代表洪新也指出,彰化縣有國家級濕地,民眾更關心的是能否在發展觀光的同時,引進就業機會,居民期盼能有完整規劃,讓溼地的生態觀光成為在地的驕傲。
而這次路跑賽,也是第一次開辦潮間帶路跑賽。施月英說,潮間帶路跑的路線是平日蚵車進出潮間帶蚵田的出海路,由於出海路部分路段在大潮來時會被淹沒,因此特別挑選退潮時分辦理比賽,讓與賽者能夠以雙腳踩在蚵車的出海路,貼近觀賞潮間帶。
後繼無人 「少了農民的農村」堪憂
作者: 鐘武達╱彰化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21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鐘武達╱彰化報導】
南彰化地區近來農地交易熱絡,雖然看似農村的一番榮景,可是這買賣的背後,不僅反應出農村人口老化的現實,更也凸顯農業後繼無人的無奈,老農就說,農地留著,誰來種!
農村工作辛苦及收入不穩定導致農村青壯人口外流,是事實,而老農,目前仍是農村的主力,但隨著歲月流逝,老農也逐漸凋零,快撐不下去,他們賴以維生的「農地」何去何從,將是問題。
黃姓老農,兩個兒子都在都市當公務員,不可能回到農村務農,他說,自己年歲已高,目前耕作的三分農地沒有人可以承繼,想要賣掉,每分地只能賣到一百萬元左右,說穿了,就是覺得賣了可惜,如果不賣,留著也沒什麼意義。
六十幾歲的阿西嬸,在先生過世後,繼續耕作著五分多的農地,唯一的兒子,不想務農,最近打算轉行開貨車做生意,只是,一輛全新的大貨車,要價四、五百萬元,如果貸款購買,單只付利息就可能喘不過氣。阿西嬸為了兒子,選擇賣了土地。
阿福,是農村少數的青壯年農民,四十歲出頭的他,種了三、四分地的蔬菜,雖然收益比種植水稻來得好,但畢竟不穩定。他說,如果耕種的面積能夠多一點,務農並非沒有一搏的機會,只是,要他花錢再買農地,儘管現在的農地價格便宜,他還是買不起。
老農民想要賣地,年輕農民卻買不起,結果,不少農地因此成了都市人投資買賣的標的,老農語重心長說,未來「少了農民的農村」,不知會是什麼樣!
中國時報【鐘武達╱彰化報導】
南彰化地區近來農地交易熱絡,雖然看似農村的一番榮景,可是這買賣的背後,不僅反應出農村人口老化的現實,更也凸顯農業後繼無人的無奈,老農就說,農地留著,誰來種!
農村工作辛苦及收入不穩定導致農村青壯人口外流,是事實,而老農,目前仍是農村的主力,但隨著歲月流逝,老農也逐漸凋零,快撐不下去,他們賴以維生的「農地」何去何從,將是問題。
黃姓老農,兩個兒子都在都市當公務員,不可能回到農村務農,他說,自己年歲已高,目前耕作的三分農地沒有人可以承繼,想要賣掉,每分地只能賣到一百萬元左右,說穿了,就是覺得賣了可惜,如果不賣,留著也沒什麼意義。
六十幾歲的阿西嬸,在先生過世後,繼續耕作著五分多的農地,唯一的兒子,不想務農,最近打算轉行開貨車做生意,只是,一輛全新的大貨車,要價四、五百萬元,如果貸款購買,單只付利息就可能喘不過氣。阿西嬸為了兒子,選擇賣了土地。
阿福,是農村少數的青壯年農民,四十歲出頭的他,種了三、四分地的蔬菜,雖然收益比種植水稻來得好,但畢竟不穩定。他說,如果耕種的面積能夠多一點,務農並非沒有一搏的機會,只是,要他花錢再買農地,儘管現在的農地價格便宜,他還是買不起。
老農民想要賣地,年輕農民卻買不起,結果,不少農地因此成了都市人投資買賣的標的,老農語重心長說,未來「少了農民的農村」,不知會是什麼樣!
「酷斯拉」跳進釣池 圍捕3小時
自由時報 – 2012年9月20日 上午4:34
〔自由時報記者葉永騫/崁頂報導〕酷斯拉跑進釣魚池?嚇得釣客四處逃竄,釣魚池老闆陳志順昨天花了三個多小時才將一隻長一百七十二公分、重十五台斤的大蜥蜴抓上岸。陳志順說,大蜥蜴個性溫馴,摸牠頭會乖乖趴下,懷疑是被棄養的寵物,可能受驚嚇才會到處亂跑,暫時將把大蜥蜴飼養在家中。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陳添喜表示,這隻大蜥蜴叫做澤巨蜥,生長在東南亞沼澤或紅樹林等地區,身長可以達到二公尺,吃腐肉及魚類等各種食物,雖個性溫和易飼養,但是民眾最好不要當成寵物飼養,避免發生意外。
這隻黑色大蜥蜴昨天快速跳進崁頂鄉一家釣魚池內,游泳的速度超快,外型像是小型酷斯拉,釣客紛紛走避,釣魚池老闆陳志順發現後拿起漁網圍捕,但是大蜥蜴動作超快速,還能潛水,浮上水面後一下子又不見了,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追逐、圍捕,大蜥蜴終於落網。